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家長教育心得 > 正文

即使不是故意,害了孩子的終究是你

來源:幼教網 2016-10-14 15:33:27

說兩句

  如果說我大學里確實學到了什么,那就是詩人菲利普?拉金說的:“他們害了你,你爸和你媽。雖然不是故意的,但他們的確害了你。”

  當時,我生下兒子不久,便重返學校修讀臨床心理學。腦中想著孩子,手頭卻還要準備期末論文,在這種情況下,我很容易留意到那些論述父母如何害了孩子的研究。

  作為一名媽媽,我很想做對。但是什么才是“對”呢?帶著這個問題,我走進書店,立馬眼花繚亂:布萊澤頓、斯波克,還是希爾斯?幼兒中心派、家長中心派,還是合作派?我到底該追隨哪種理論?

  好消息是,至少在英國著名兒科醫(yī)生、兒童精神學家唐納德?威尼康特看來,要養(yǎng)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你不必非得是完美媽咪。用他的話說,只須當一個“過得去的媽媽”就好了。

  不過,過去所有研究都表明:如果給孩子的愛太少,幾十年后,他們就很可能會走進心理治療診所(如果有足夠的鈔票支付這筆賬單),坐在沙發(fā)上聲淚俱下地回憶著媽媽對他做了什么,爸爸又沒做到什么……

  而作為心理治療醫(yī)生,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重新當一回病人的父母,提供一種“矯正性情感經驗”,讓他們無意中將早期的被傷害感覺移情到我們身上,然后給出不同的回應——與他們童年期所得到的相比,更加體貼、更具共情的回應。

  理論上是這樣,然后我開始接待病人。我頭幾個病人幾乎是教科書上的范本。當他們訴說不幸童年時,我毫不費力地就能將他們的傷心與成長經歷聯(lián)系起來。

  但是很快,我遇到了一個例外,這個姑娘20多歲,聰慧美貌,姑且稱她為麗齊。麗齊有堅實的友情、親密的家庭和極度空虛的感覺。她告訴我,之所來咨詢,是因為她“就是不快活”。她還說,令人沮喪的是,她找不出來自己到底是對什么不滿。

  她有一對“棒極了”的父母,兩個出色的手足,支持她的朋友,極佳的教育,很好的工作,健康的身體,漂亮的房子。她的家族史上沒有抑郁癥或焦慮癥病人。那為什么她老是失眠呢?為什么她總是猶疑不定、怕犯錯誤、無法堅持自己的選擇呢?為什么她認為自己不像父母一直評價的那樣“驚人”、覺得“心中總有一個空洞”呢?為什么她描述自己感覺“飄忽不定”呢?

  我被難住了。這個案例里沒有漠不關心的父親、求全責備的母親和其他放任自流、愛貶低人、雜亂無章的照料者,問題出在哪里?

  當我試圖弄明白時,令人驚奇的事情發(fā)生了:類似的病人越來越多。我的沙發(fā)上坐滿了二三十歲的成年人,自述患上憂郁和焦慮,很難選擇或專注于某個令人滿足的職業(yè)走向,不能維持良好的“親密”關系,有種空虛感或缺乏目標感——但他們的爹媽無可指摘。

  恰恰相反,這些病人都說到他們是多么“崇拜”父母,說父母是自己在這世上“最貼心的朋友”,從來都是有求必應,甚至出錢讓他們來接受心理治療(當然也在替他們付房租和汽車保險),這讓他們既愧疚又困惑。畢竟,他們最大的抱怨就是無可抱怨!

  起初我很懷疑這些人的陳述。童年一般都不完美,那么,如果他們的童年很完美,為何會如此迷茫、不自信?這跟我學過的知識背道而馳。

  但相處一段時間后,我開始相信他們并無粉飾或曲解。他們真的擁有關愛備至的父母,給他們“發(fā)現自己”的自由,鼓勵他們想做什么都行,接送他們上學放學,陪他們做作業(yè),當他們在學校受欺凌或孤立時出手相助,在他們?yōu)閿祵W發(fā)愁時及時請家教,看到他們對吉他表現出一絲興趣就掏錢讓他們上音樂課(喪失興趣時又允許他們放棄),當他們違規(guī)時跟他們談心,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懲罰(運用“邏輯后果”來替代懲罰)。

  一句話,這些父母很“體貼”,投入地引導我的病人們順利通過童年的種種考驗和磨難。作為一個力不從心的媽媽,我常會在聽病人陳述時,暗自奇怪這些偉大的父母是怎么做到這一切的。

  直到有一天,我想到,這些父母是否做得太多了?

  是啊,我,還有無數同樣的人,都在努力地做好父母,就是為了今后我們的孩子不至于淪落到心理醫(yī)生的沙發(fā)上,而我正在目睹這種養(yǎng)育手段的血肉后果。為了給孩子提供正確的養(yǎng)育,我們拼盡全力、精疲力竭,而他們長大之后卻坐在我們的辦公室里,訴說他們感覺空虛、迷惑、焦慮。

  我讀博士時,學院里的臨床焦點在于缺乏父母體貼如何影響孩子,誰都沒有想到問一問,如果父母過度體貼的話,這些孩子又如何呢?

  會不會是父母在孩子小時過于保護他們,避免讓他們不幸福,才剝奪了他們成年后的幸福感呢?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精神病醫(yī)生保羅?波恩說,答案可是肯定的。很多父母會盡一切可能避免孩子體驗到哪怕一丁點的不適、焦慮或者失望。當孩子長大,面對正常的挫折,就以為事情嚴重出錯了。他說,當學步兒在公園里被石頭絆到,剛剛倒地,還沒來得及哭呢,一些父母就會飛撲過來,抱起孩子,開始安慰。這事實上剝奪了孩子的安全感。如果你不讓孩子體驗那剎那間的困惑,給她一點時間,讓她明白發(fā)生了什么(“噢,我跌倒了”),讓她先把握跌倒的挫折感,并且試圖自己爬起來,她就不會知道難受是什么感覺,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這些孩子上大學時,會因為最小的麻煩發(fā)短信給父母求救,而不會自己找辦法解決問題。假如,當孩子被石頭絆倒,父母允許她自己恢復一秒鐘,再去安撫她的話,孩子就學習到:“剛才有一秒鐘挺嚇人的,但我現在沒事兒了。如果有不快的事情發(fā)生,我能自己擺平。”波恩說,多數情況下,孩子會自己應付得很好,但很多父母永遠弄不懂這一點,因為他們忙于在孩子不需要保護時過早伸出援手。

  洛杉磯臨床心理師溫迪?莫格爾,10年前出版了《放下孩子》一書后,成為美國多所學校的顧問。她告訴我,過去幾年間,大學招生部主任們匯報,現在“茶杯”式新生越來越多——他們是如此脆弱,稍稍碰壁,就有可能碎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